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二章

单兵战役 by 狼血洗佛

2018-5-28 18:50

第十一章 众志成城
  武警部队司令员到灾区视察,过来慰问部队官兵,场地上整整齐齐地站立着6支不同的部队,场面很壮观,我们支队是其中人数最少的部队了,一个解放军大校在报告时,单单把我们支队的番号遗漏了,大家都在心底暗暗问候他的先人,我站在第四排,这么近距离看见国家重要领导人,还是第一次,不免心潮澎湃。支队长在和司令员握手时,提了点音量说到:\"我代表xx支队全体官兵向首长问好\",虽然声音的传播受到掌声的限制,我还是听到了,对支队长的随机应变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能也是基于此,第二天,前指指挥所的旁边就高高竖起了一面写着\"武警XX省总队XX支队\"的大旗,我想这和虚荣、争功一类的词语是肯定扯不上关系的。
  几天没洗过脚,又整天的步行,痒不可耐,休息时总会找个人少的地方,脱下鞋子,让阳光杀杀袜子上的细菌,袜子已经粘在脚上,也不敢用手去拉,因为没水洗手,那股强烈的气味久久不能散去。来的路上看到这么危险的情况,又有传言说某某部队牺牲了多少人,某某部队又失踪了多少人,心里还有一点点担心,怕自己也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虽然这样死去无怨无悔,但想在同样地情况下完成同样的任务,能不死还是不死的好,不料到这几天,所做的都是很平凡的工作,远没有来的路上那种惊心动魄,不免有一丝失落。
  路打通了,支队的后勤保障车开到跟前,战士们欢呼雀跃,仿佛好多年都没吃过饱饭一样地狼吞虎咽,晚上,终于睡在有帐篷遮风的温暖的被窝里,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感慨万千,其实人总觉得自己需要的太多太多,眼睛总看着前面,总是拿自己拥有的和还没有拥有的东西相比,所以,永远都在繁忙地竞争,想占有更多更好的资源,自己实际需要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多余的东西,只是一种虚荣的心理需求罢了,为了那种虚荣劳心劳力,错过了很多爱你和你爱的人和事物,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都说人生难,到底难在哪里呢?我想难就难在难以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定位,从而为之努力。那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给自己定位在哪里,才不辜负了来世上走这一遭呢?
  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我们排穿着雨衣把100顶帐篷装上车,这是明天将要送往草坡乡的救灾物资,那里交通被堵塞,车只能走一段路,然后由人运过去,支队长在队列前面也对这次的任务做了分析,由于我们所经过的路段山体滑落非常严重,每顶帐篷的重量在100公斤,所以我们每人至少得负重50公斤,在陡峭的大山里行走30公里左右,也许实际路程还要还要长一些,因为我们没有路可走,只能自己寻找可以通过的地方,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任务,因为此时此刻,那里的老百姓可能正在风雨中饱受煎熬,大家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
  晚上7点左右,广播里传出,明天将会有震级8.0的余震,这下可把支队长急坏了,我们这支部队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结局,作为这支部队的指挥者,他陷入了沉思。
  \"首长好,我是XX支队支队长樊志远,刚刚的广播内容不知道有人跟首长汇报过么?\"\"什么内容?\"\"明天将会有8.0级的余震\"\"这事我知道,我已经通知各部门做好了防震准备\"\"那么我们支队明天向草坡乡运送帐篷的任务,您看是不是可以推迟一天?
  \"\"不行,你们必须按时把帐篷送到,那里的人民群众此时还在淋雨啊!志远同志!\"\"首长,可我也得对我们200名战士的生命负责啊!\"\"你别忘了,你还要对汶川人民群众的生命负责,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必须坚决执行!\"\"可是,首长。\"\"这是命令,还需要我重申么?
  \"\"是,保证完成任务,请首长放心!\"他面色沉重地放下电话,转身对郭大队长说:\"按照原计划执行任务,告诉军需股长,明天早上给每个战士准备一小口酒,为我们壮行!\"\"首长,你坐镇后方,我带队就可以了\"\"不必了,不管明天发生什么事,我是一家之主,绝没有退让的道理,就算埋骨于此,我问心无愧,对得起汶川的老百姓,也对得起跟着我的这些兄弟,你去忙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嗯。\"\"哦,对了,另外在私底下通知所有的干部,不准议论此事,动摇了军心可别怪我樊某人不讲情面\"\"是!
  \"凌晨5点多,黑暗的天空透着一丝灰白,在汽车灯光的照射下,支队长抬起了酒碗说到:\"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相信我们支队的战士都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能够在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坚决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利益奉献我们的一切,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团结互助,保护好自己和身边战友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你们都是我带的兵,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人受伤,三个月前,我把你们整整齐齐地带出来,就一定要一个不少地把你们带回去,大家有没有信心?\"\"有!
  \"\"好,端起你们的碗,让我们提前喝下这口庆功酒,来,干了!\"\"一、二、三,干!\"我想很多人都明白喝这口酒喝的意义,可没有谁临阵退缩,也没有人为接下来所要面对的事情感到害怕,至少,我没有看到谁脸上有害怕和畏难。
  除了留守的4个人(1个宣传干事,3个病号),其余都参加了此次任务。面前的山笔直陡峭,再加上地震和雨水冲刷,基本上就没路可走,原来的路像游乐园里的滑梯,因为我们把帐篷分作两份,背布蓬的战士可以两只手拉着旁边的树木向上爬,扛帐篷杆的人只有先把杆挪上去,然后人再挪一点,再挪杆,人再上,前面的拉着后面的,后面的撑着前面的,肩膀磨得通红,火辣火辣地痛,大家齐心协力,斗志高昂,终于翻过了第一座山。
  坐在山梁的平地上休息,看着脚下征服的大山,胸中豪情万丈,汪主任提议大家唱一首\"为了谁\",在满山遍野飘荡的歌声中,觉得从来没有为自己是一个兵有过这样的骄傲,看着旁边的铁荣和谢静,他们两个今天很安静,感觉有点吃力,却没有喊过一句苦,叫过一句累,彻底变了个人,我想这就是伟大的抗震精神吧。
  也不知什么原因,魏刚和旁边的一个士官打起架来,大家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钟西华一个箭步冲过去,扬起手中的棍子,照着那个士官的头就砸下去,顿时,鲜血像沸腾的水花一样从脸上流下,旁边的人立刻制止住他们几个人,医生赶过来给他包扎,支队长气急败坏地冲过来先给了魏刚几个耳光,抄起旁边的木棍要砸时,被几个干部给拉住了。
  \"这种时候,大家都生死未卜,你们几个王八蛋倒先在这里自己人打自己人,还打得头破血流,还是不是人?简直就是逼我骂你们祖宗十八代,娘希匹的魏刚,救人的是你,打人的也是你,回去挂你半年的职,还有那个谁,不来拉架也就算了,还跑过来帮着一起打,你们的战友情就是这样体现的?你们的团结就是这样团结的吗?\"我立在原地,木木地看着眼前混乱的人群,仿佛在玉皇大帝的会客厅看到黑白无常,没明白是怎么个状况。
  经过简单的包扎,他的血止住了,显然也不适于再执行任务,支队长让通讯员把受伤的士官护送下山,几个体能好的人分了他们的东西,继续前进。
  中间的几段路,山像被人用斧子齐齐地削过,许多地方都是支队长用铁铲弄出来的路,就刚好够两个脚掌站在上面,好几个体质弱的战友都是别人把东西运过去的,我有恐高症,一点都不敢往下看,鼓足勇气,心里就当是在平地一样走过去,过去后绝不回头去看,也没力气转回头,全身的力气都用尽了一般,不想再为了和向前走无关的事情浪费一丁点,支撑身体前行的不是自己,而是脑中残留的那股信念,就算一步一步地挪,也一定要把帐篷送到灾区老百姓的手中。
  途中遇到济南军区127师的几个战士,知道我们把帐篷从那么险的山上运过来,并且没有一个人受伤,都露出惊奇地表情,翘起大拇指称赞我们才是真正的\"铁军\".
  下午6点左右,终于到达终点站,把帐篷放下,几乎所有人坐在地上都不想起来,有些根本无法独立地站起来,铁荣像具尸体一样躺在地上,脸上那种享受的表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村民为我们准备了稀饭,我一连吃了3碗都还想吃,锅里已经没有了,村民们问吃饱没有,没吃饱就给煮点面条,估计有一半的人没吃饱,可大家都摇头,说很多天没有吃这么饱了。
  大家都累到麻木,脑子里不想任何问题了,也许早已经忘记了广播中今天的8.0级余震,也许作为普通一兵在很多时候就不用自己独立去思考什么,只要按照命令去做就是,也许没有人会想到支队长在带领大家在大山中陡峭的山坡上穿行时有怎么样的担心和惊恐,对,我想是惊恐,如果我们在半山腰发生余震,那么我们200人将会无一幸免地埋在这块土地下面,所以他在面对打架事件时才会如此失态地愤怒,当帐篷送达,对于我们来说身体的解脱远超过了思想的解脱,而他,在这整整12个小时的过程中心情又是怎样的一种起起伏伏呢?
  此时此刻,这么多鲜活的面孔仍一个不少地在他面前,该是怎样的一种欣慰呢?
  晚上把运去的帐篷搭了几顶,挤在里面,冰凉的地上,一排一排穿着单衣的战士沉沉地睡去,出发前就带了雨衣和水壶,所以身上没有任何盖的东西,太累了,累得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疼痛,唯一不会忘的就是我是一个兵,一定要把帐篷送到,这句话惯性太大,一直也没能停下来,我想,这句话可能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会一直在血液里运行,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甚至我们的下一代。
  半夜醒来,深入骨髓的冰冷,身体每个部位都各成系统地疼痛与麻木,挣扎着爬起来,每一根汗毛都在上下左右地摆动,外面有人点燃了几堆柴火,挤进人群,围在火边,十几分钟后,才感到自己是个正常人,这么低的气温睡在地上,只要是个有呼吸的人,都会被冻醒,记忆特别深刻的是铁荣刚出来在火旁抽烟的样子,和一个毒品瘾君子没有两样,双手抖得快捏不住一支小小的烟,两排牙齿不断地碰撞,好半天才缓过来。
  原路返回,再次看到那直立的峭壁,两只腿有些软,空手过去也是胆颤心惊,昨天是怎么走过去的呢?确实有点不可思议,难得有个自己佩服自己的事情,好好珍藏吧!
  各个地方的救援物资源源不绝地运到这里,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天不停地把物资从车上搬下来,然后再搬上不同的车,分发到各个地方,大家热情很高,效率自然也不错,有时候比较繁忙,一直干到晚上八点多,肚子饿就拼命喝水,不论如何,我们比老百姓好多了,至少在物资运进来后,我们吃饭是管饱,他们有些地方的一部分人还吃不饱、穿不暖。
  空闲的时候常常不可抑制地想起敏,这一生不能没有她,愿意和她过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简简单单地白头偕老,她也一定会愿意的,我想。拨通她的电话之后,感觉到一阵阵冷淡的沉默,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一个词语也挣扎不出来,原来从彼此深爱到陌生的距离如此的短,短得来不及回头就已烟消云散。一句\"你还好么?还好,你呢?也还好\"之后,是漫长的沉默,像毒虫在一口一口地吞噬着脆弱的心灵,不免生出一种人生的疲倦感。
  门口来了一个老人,饿得奄奄一息,说与家里人失散了,也不知还有没有人活着,讲到只有四岁的孙子时,潸然泪下,泣不成声,看得我们心里酸楚难挡,赶紧给她弄了一些吃的东西,支队长更是一脸悲戚,抓出口袋里的钱,全部塞到老人的口袋里,并让司务长给老人拿了些方便携带的干粮,扶着老人送到门口的大路上,背影消失后,他仍立在原地,我猜测他可能想起很多陈年往事吧!
  接到通知要离开汶川,有人欢喜有人愁,具体的想法因人而异,我没力气猜测,可自己有点心灰意冷,关于人生或者其他,说不清楚,淡然看着周围忙碌的人群,我就是另一个世界的游魂,随风荡在半空,麻木地用眼角掠过他们的悲喜,不做任何感想和评价,只是跟着风的方向,飘到下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车子缓缓地向前行驶,住了一个多月的地方,没有一丝熟悉的感觉,甚至不记得当初生命悬于一线间的历程,仿佛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客,坐在刚启动的车子上看着中途路过的城镇与村庄,思绪进入一个时光轮回的机器,遥远、模糊的记忆里,过\"兵\"的痕迹突然间在脑子里消失了,我想这次离开的不单单是汶川这个地方,我的心也仿佛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身上的军装挥手告别,也许,军营并不适合我,那么,我得归宿将会在那里呢?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